武老师153--8361--5001
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
IATF16949 沿用了 ISO 9000 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,为整个标准的理解与应用奠定了基础。它强调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、领导作用、全员参与、过程方法、改进、循证决策以及关系管理这七大质量管理原则,这些原则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,是构建有效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石。
质量管理体系要求
-
策划:企业需针对质量目标进行详细策划,考虑内外部环境因素、相关方需求,并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。同时,要对可能影响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风险和机遇进行评估与应对策划,确保企业运营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。
-
支持:涵盖了资源管理、能力提升、意识培养、沟通以及文件化信息管理等方面。企业必须确保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、基础设施、工作环境等资源,以支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。通过培训与教育提升员工能力,增强员工质量意识,保证内部与外部沟通顺畅,并妥善管理各类文件和记录,为质量管理提供有力支撑。
-
运行:涉及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获取、设计开发、生产和服务提供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放行等关键过程。从与顾客沟通获取产品需求开始,到产品设计开发的策划、输入、输出、评审、验证与确认,再到生产过程的控制、变更管理以及产品和服务的交付与防护,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要求,以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期望与法律法规要求。
-
绩效评价:企业要建立有效的监视、测量、分析和评价机制,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进行定期评估。包括顾客满意度监测、内部审核、管理评审以及产品和过程的监视与测量等,通过数据分析识别改进机会,为企业持续改进提供依据。
-
改进:基于绩效评价结果,企业应致力于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。采取纠正措施消除不合格原因,预防潜在不合格的发生,推动企业不断优化运营流程、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,以适应市场变化和顾客日益增长的需求。
汽车行业特殊要求
除了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外,IATF16949 还包含了大量针对汽车行业的特殊要求。例如在产品实现过程中,对产品质量先期策划(APQP)、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(FMEA)、测量系统分析(MSA)、统计过程控制(SPC)等工具的应用提出了明确且严格的要求。这些工具能够帮助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过程中,提前识别潜在问题,采取预防措施,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。同时,在供应链管理方面,对供应商的选择、评价与管理也有更为细致的规定,以保障整个汽车供应链的质量可靠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