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要获得 ISO45001 认证证书,需经过体系建立、内部审核、外部审核等多个环节,整个过程通常需要 3-6 个月(具体时长取决于企业规模和管理基础)。以下是认证实施的标准流程:
此阶段的核心目标是明确认证范围、搭建管理框架,为体系建立奠定基础。
-
由最高管理者担任组长,成员包括安全、生产、人力资源、行政等部门负责人,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。
-
确定认证范围,通常以企业的实际经营场所和业务活动为边界,如需排除部分区域或活动,需提供合理说明。
-
对企业现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状况进行全面诊断,梳理现行的制度、流程、记录等。
-
对照 ISO45001 标准要求,识别管理差距,如是否建立风险评估机制、是否具备完整的应急响应预案等,形成差距分析报告。
-
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,方针需体现企业的安全承诺,目标需量化可测量(如 "年度工伤事故率降低 10%")。
-
编制管理体系文件,包括三个层级:
-
一级文件(手册):概述体系的整体框架、方针目标、职责分工等,是体系的纲领性文件。
-
二级文件(程序文件):规定关键管理活动的流程和方法,如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程序、内部审核程序等。
-
三级文件(作业文件):包括作业指导书、安全操作规程、记录表格等,是具体操作的依据。
此阶段的核心是将策划的管理体系落地运行,并通过内部审核验证体系的有效性。
-
对全体员工进行 ISO45001 标准及企业管理体系文件的培训,确保员工理解自身岗位的安全职责和操作要求。
-
针对特殊岗位(如特种设备操作人员、安全员)开展专项培训,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技能和资质。
-
按照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,开展日常安全管理活动,如危险源辨识、风险评估、安全检查、应急演练等。
-
收集运行过程中的记录,如安全检查记录表、培训签到表、应急演练报告等,为后续审核提供证据。
-
由企业内部审核员(需具备 ISO45001 内审员资质)按照审核计划,对各部门的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审核。
-
识别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项,制定纠正措施并跟踪整改,确保不符合项得到有效关闭。
-
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召开管理评审会议,对体系的适宜性、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。
-
评审内容包括方针目标的达成情况、内部审核结果、风险评估结果、员工反馈等,形成管理评审报告,提出改进方向。
此阶段由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审核,是认证通过的关键环节。
-
选择具备国家认可监督管理weiyaun会(CNAS)认可资质的认证机构,确保认证证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。
-
与认证机构签订认证合同,明确审核范围、审核时间、费用等事项。
-
审核员对企业提交的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审核,评估文件的符合性和充分性。
-
重点检查方针目标是否合理、职责分工是否明确、程序文件是否覆盖标准要求等,提出文件修改意见,企业需根据意见完善文件。
-
审核员进入企业现场,通过查阅记录、现场观察、员工访谈等方式,验证体系的实际运行情况。
-
审核范围包括各部门的日常安全管理、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、应急响应能力、员工参与情况等,识别现场不符合项。
-
企业针对现场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,制定整改计划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,提交整改证明材料。
-
认证机构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,确认符合要求后,颁发 ISO45001 认证证书,证书有效期为 3 年,期间需进行年度监督审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