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老师15383615001
很多企业在认证过程中因准备不足导致审核失败或反复整改,浪费时间和成本。以下 6 项准备工作是提高认证通过率的关键:
ISO45001 体系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参与,企业需开展全员培训:
-
高层管理者:重点培训体系核心思想、领导力要求,明确自身在体系中的职责;
-
中层管理者:培训体系文件要求、部门安全职责、风险识别与控制方法;
-
基层员工:培训岗位安全操作规程、风险点及防护措施、应急处理流程等。
培训后需保留记录(如培训签到表、考核成绩单),作为审核依据。
风险识别是 ISO45001 体系的核心,企业需覆盖所有工作场所、所有作业活动、所有设备设施、所有相关方:
-
识别范围:包括生产车间、办公室、仓库、食堂、停车场等所有区域;生产操作、设备维修、物料运输、清洁消毒等所有活动;机器设备、电气设施、化学品、工具等所有物品;员工、供应商、承包商、访客等所有相关方;
-
识别方法:可采用现场巡查、员工访谈、查阅记录、头脑风暴等方式,确保不遗漏任何潜在风险(如机械伤害、触电、火灾、化学品泄漏、噪声污染、办公室久坐劳损等);
-
风险评估: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,确定风险等级(高、中、低),针对高、中风险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。
企业需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,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(如火灾、触电、化学品泄漏、工伤事故等):
-
明确应急组织架构和职责,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快速响应;
-
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(如灭火器、急救箱、防毒面具、应急照明等),并定期检查维护;
-
定期组织应急演练(如消防演练、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),保留演练记录,根据演练情况优化应急预案。
ISO45001 审核注重 “证据”,企业需规范各类记录的填写与保存:
-
记录类型:包括风险评估记录、培训记录、安全检查记录、设备维护记录、化学品采购与使用记录、事故报告与处理记录、应急演练记录等;
-
记录要求:记录需真实、完整、清晰,明确填写人、填写日期,避免涂改,保存期限一般不少于 3 年。
企业需收集与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、标准规范,梳理自身的合规性证据:
-
法律法规清单:包括《安全生产法》《职业病防治法》《工伤保险条例》等国家、地方相关法规,以及行业标准;
-
合规证据:如安全生产许可证、特种设备检测报告、员工健康体检报告、工伤保险缴纳证明、消防验收报告等。
在提交认证申请前,企业需至少开展 1 次完整的内部审核,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:
-
内部审核员需熟悉 ISO45001 标准要求,避免 “走过场”;
-
针对审核发现的问题,确保整改到位,不留下 “遗留问题”,避免在认证审核中被查出同类不符合项。